买球的app排行榜前十名推荐-十大正规买球的app排行榜-买购网

成长栖息地

加载更多

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

王羲之,字逸少,祖籍琅琊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),西晋末徙居浙江会稽。曾任右军将军、会稽太守。擅长楷、行、草书,精研体势,开创妍美典雅的书风,后人尊称为 “书圣”。

此《平安何如奉橘三帖》卷由东晋王羲之书(给友人的信札)。此卷包含《平安》、《何如》、《奉橘》三帖。短札内容为回信告知自己的近况、问候友人身体状况并附书赠送友人橘子三百枚。此本约为唐人双勾填墨(押署一并摹)本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传世的王羲之书法,都会冠上 “帖” 的用语,如今,大概还能看到一、二十种,不过,几乎没有例外,这些都是后人的临摹本。这三幅信札,后来的人将它们分别命名为 “平安帖”、“何如帖”、“奉橘帖”。《平安帖》、《何如帖》是王羲之写的两封书信,《奉橘帖》原是《何如帖》帖尾附书。流传过程中,《平安帖》失去最后两行,《奉橘帖》则逐渐独立。三帖在明末合裱成卷,并从它处移配欧阳修等人的观款。三帖皆唐人双钩廓填,押署一并摹出 [1]。虽为摹本,却为下迹一等之佳作,可一窥王氏遒逸书风。牵丝映带处锋毫毕现,可见书圣揉合快慢、方圆、提按变化的高超笔法。单字造形富大小、偃仰、开合、欹正之变,无一雷同又互相衬托,深刻展现出创造力。

从公元六世纪的南朝以来,上至君王下至庶民,都喜好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,由于此类珍贵书迹都收藏在宫禁之中,即使是平民收藏家也不会轻示于人。有时帝王为分送亲信,或是担心真迹观赏过多次会有伤害,常会请人以双勾填墨 [2] 的方式将书迹做复制,此三帖即属这类摹本。《宣和书谱》著录时,以第一帖《平安》标目。南宋入高宗御府,有「紹興」诸印。元代经张晏收藏。至明,先在吴县王鏊家中。继归项元汴,后来,张觐宸以重金从项元汴之子玄度处买到,再经明末清初张孝思、张玉裁等递藏,进入乾隆内府,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[hide]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.晋.王羲之.行书.唐人双钩摹本.纸本.有注释.台北故宫博物院藏.pdf: http://share.czqixidi.com/f/33324767-826285333-e5d57e
[/hide]

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