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史箴图
顾恺之,字长康,小字虎头,汉族,晋陵无锡人(今江苏省无锡市)。杰出画家、绘画理论家、诗人。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,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、文绝和痴绝。
张华(232 年-300 年),字茂先,范阳方城(今河北固安县)人。西晋文学家、诗人、政治家。
此《女史箴图》长卷据传为东晋顾恺之的作品。画卷内容根据晋代诗人张华所写的《女史箴》(原文十二节,所画亦为十二段)绘制,用历代贤妃的故事来告诫宫廷妇女需遵守妇德。此画是现存已知的最早的中国画长卷之一。此内含三种(早期摹本、宋摹本、新摹本)分别藏于大英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西晋惠帝时期,贾后专权,祸乱后宫,贾后失败之后,张华作《女史箴》一文来教导后宫女性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。《女史箴图》以绘画形式展示了张华《女史箴》一文,用于教导皇帝后宫中的女性遵从妇德。中国儒家礼仪有专门约束和限制女性的妇德或称妇道,其主要内容有:明妇顺,倡妇德,讲贞节,男尊女卑,等等,妇德要求女性一生顺从男人的支配,保持地位低下和艰难,保持温柔安静, 等等,《女史箴图》教导宫廷女性尊崇妇德,以得到荣誉。
最早用来展示张华诗的作品已不可考,1986 年出土的北魏司马金龙墓漆案,就有班姬辞辇的场景,意味着张华的作品很早就被人们所引用。也有学者认为,最早期的《女史箴图》可能是晋朝官方为张贵人刺杀晋孝武帝事件警示后宫下令绘制。
《女史箴图》为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中国书画藏品,被书画研究界多数专家认为是唐代摹本。内容由右至左展开,画心有九段单景式构图,原文题在每一段图像的右侧。《女史箴图》的开端原应另有三段图文,以及第四段题字,但在清乾隆时期已不存。
顾恺之画《女史箴图》的文献记录最早出现在宋代,此画卷末 “顧愷之畫” 落款疑为后人添加。顾恺之,今江苏无锡人,曾为东晋散骑常侍,现传作品为后世摹本。大英博物馆藏《女史箴图》带有显著的六朝遗风,很可能来自 5-6 世纪,是难得的早期绢本画作。
《女史箴图》有大量题字和印章,部分印章真伪尚有争议。画的拖尾部分有瘦金体楷书,现时学者认为是金章宗的书法,而且应是晚明时期才跟画心装裱在一起的。拖尾另有乾隆御笔提拔和画兰图,以及明代收藏家项元汴的题字。清乾隆时期,《女史箴图》成为清宫收藏,曾被存放在建福宫静怡轩中。1900 年,义和团运动,作品流散宫外。1903 年大英博物馆从克拉伦斯•约翰逊上尉手上购得此画。约翰逊上尉于 1870 年出生于印度,后来加入了印度骑兵团,1900 年曾被派到中国参与八国联军之役。根据约翰逊上尉家人的说法,《女史箴图》是被他救下的一位贵妇所赠,但无法考证。
《女史箴图》进入大英博物馆馆藏时已相当脆弱,并且有多次修补的痕迹。1914 至 1923 年间,为了让作品能够展出,同时避免开、收卷时所造成的磨损,博物馆修复人员把《女史箴图》的画心转移到镶板上,又把天头、引首跟拖尾一起装裱在另一幅镶板上。宋代天头和邹一桂拖尾画作亦分开保存。
现存大英博物馆藏《女史箴图》现存原作 12 幅场景中的九幅,历代又在画卷两段添加内容。由于大英博物馆在收藏《女史箴图》初期,采用的是 “日式折屏手法 的装裱手法,导致画面割裂,对此文物界一直颇有诟病。现在画卷被分为三部分平放展示。
[hide]女史箴图.东晋.顾恺之绘.81547×2861像素.大英博物馆藏副本.pdf: http://share.czqixidi.com/f/33324767-883448619-e32bfc
[/hide]
发表评论